巴里坤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巴里坤县司法局2024年“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27   浏览次数:   【字体:

2024年以来县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增强法治宣传实效性为导向,在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上下功夫,在抓实重点群体学法用法上出实招,制定计划、细化举措,丰富形式,扎实推进普法工作各项工作落实,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巴里坤、平安巴里坤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现将我局2024年度“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完善法治宣传教育运行体系,下好普法先手棋。一是找准定位,充分发挥普法宣传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职能作用,制定组织实施巴里坤县“今冬明春”“千名干部下基层·以案释法进万家”法治大宣讲活动确保各领域普法工作及时有序推进,同时,强化督促落实,2024年对统战部、教育局、市监局等16家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专项检查二是强化措施、明确任务。将“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纳入法治机关建设年度重点工作安排部署,聚焦服务管理职能,制定部门普法责任清单、明晰个性普法责任,积极协调各落实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持续推进以案普法、以案释法力度,通过典型案例,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确保学法普法“有的放矢”。三是足额保障普法经费。按照自治区“八五”普法规划对普法经费标准的要求,安排落实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根据普法工作需求,对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进行修缮。

(二)聚焦推升法治素养,强化学法普法针对性。一是聚焦“关键少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持续推进领导干部中心组学法、重大事项会前学法制度,落实“一把手”讲法制度。细化任务举措,制定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固化学习内容,做到学法形式多样化、学法要求制度化。2024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法27次,常态化组织参加“法治讲堂·逢九必讲”法治培训16期共计9370人次,组织参加哈密市“一月一讲”法治培训10期802人次;组织开展全县行政执法人员培训3期,组织行政机关旁听行政诉讼庭审活动3场次,领导干部带头依法办事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关键少数”带动普遍多数的学法热潮。二是聚焦干部法治素养提升,加强业务能力培训。结合党员干部“强学习、明职责、转作风、促发展”活动,举办业务能力素质提升月月讲,围绕人民调解、行政复议、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与司法行政履职服务有关的内容开展内部讲堂,切实提升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法治化工作能力与水平。支部充分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理论学习小组等形式强化主动学常年聘请法律顾问,在行政复议案件等专业性问题上,提供法律意见,推动本单位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三是聚焦司法为民服务宗旨,增强服务对象法律意识。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平台,加强民法典、劳动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咨询,为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维护权益开辟绿色通道,推动法律援助走到群众身边。督促教育局配齐配强各学校法治副校长,并发挥作用,通过“开学第一课”、“国旗下宣讲”以案说法提升中小学生法治意识,“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积极开展公证便民提速,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办理各类公证事项1165件,免费老年人、残疾人公证费用0.95万元代写各类法律文书16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150余人次。

(三)落实普法责任制,广泛开展性法治宣传活动。一是扎实推进今冬明春法治宣传“巴里坤县千名干部下基层·以案释法进万家”法治宣传活动突出重点对象,分众开展以案释法,增强普法效果。组织落实普法责任单位组成农区组、牧区组、校园组、企业组4个法治宣讲组深入农牧区、学校、企业、社区、警营广泛开展以案说法、以案释法二是推动“国旗下以案释法”工作常态化。各村(社区)利用周一升国旗仪式,结合我局编印的《国旗下以案释法汇编资料》,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案例。三是突出抓好各类矛盾纠纷、从法治的角度向群众开展释法明理。聚焦巡察、审计、人民调解、信访矛盾突出的问题,有重点针对性的进行入户释法明理。结合优化营商环境·法治进民企民法典主题宣传活动、“宪法进企业·法治护发展”普法宣传活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物业租赁、劳动争议等纠纷热点,多维度多层次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和法律法规政策宣讲及咨询解答,帮助企业及企业职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维权的能力。年内,开展集中法治宣讲3500余场(次),受益群众14.3万余人次。2024年,司法局普法科干部闫玲同志在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受到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通报表扬。

(四)突出新媒体普法,拓展普法途径和覆盖面。积极县融媒体中心对接,巴里坤零距离巴里坤好地方等媒体平台定期发布宪法法律、扫黑除恶、交通法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积极协助融媒体中心持续开办“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法治栏目和法治访谈节目,在以案释法中引导公众学习常用法律法规,理性表达诉求,形成以巴里坤地方台电视频道、巴里坤零距离为平台的移动普法平台,扩大了普法覆盖面。

二、存在问题

一是普法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偏远乡镇,尤其是偏远牧区普法相对较少,普法工作的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够

二是普法工作创新不足,普法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未形成平衡。一些普法活动和作品,形式单一、内容生硬,通俗性、实用、趣味性不够强,缺乏新颖性和吸引力,群众入脑入心效果不佳;在利用新媒体普法方面还存在不足,如制作普法短视频、动漫等作品数量较少,传播效果不够理想。

三是普法队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法规不断修订,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涌现,现有普法队伍法律知识储备不,对一些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理解不够深入,在开展宣传时难以做到全面准确,影响了普法的实效性

四是法治文化建设还不扎实,部门行业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还未建成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中还是采用较为传统的设计方式,只是简单的把法治元素植入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中,未将法治精神、法治文化和巴里坤城市建设规划融为一体,在城市规划中多部门沟通不足,未树立起共同建设法治文化阵地的思维。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按照巴里坤县“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清单结合实际和行业特点,以需求定主题,以需求定形式,切实履行普法责任。组织普法队伍深入偏远乡村,面向群众提供个性化、交互性、全方位的精准普法模式

创新普法形式,探索引进第三方服务的方式,通过购买法治短剧、微视频等方式,增加互动式、体验式普法内容,提高普法效果。

三是加强普法队伍培训,定期邀请法律专家、业务骨干开展培训,提升普法队伍素质。突出抓好各类矛盾纠纷,聚焦群众关切的土地承包、配水、物业、婚姻家庭以及巡察、审计、人民调解、信访矛盾突出的问题,结合千名干部下基层·以案释法进万家法治大宣讲活动有针对性的分众开展以案释法,增强普法效果

四是突出巴里坤地方特色和实践需要,推动法治与文化、文艺相结合,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和惠民演出活动,举办巴里坤县法治文艺汇演,积极协调县委宣传部等单位将法治文化建设融入巴里坤县城乡建设规划中,按照2025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要求,督促协调交通运输、市监局建成1个有特色的精品法治文化阵地

巴里坤县司法局

2025218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