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巴里坤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贯彻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全面贯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科学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质量强县建设,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发展整体水平,全力推动质量强县建设取得新进展和新成就,结合巴里坤县实际,开展质量提升相应的工作,现将质量状况分析如下:
一、工作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等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强化保障力度,健全工作机制。召开质量工作联席会议,将质量考核工作纳入全县绩效考核体系。营造质量氛围,增强质量安全意识。让广大群众主动参与质量促进、社会监督等活动,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情况
(一)产品质量状况
1.工业产品质量。一是开展燃气具及相关产品、消防产品、电动自行车、儿童玩具、学生用品、实验室、建筑产品、装修材料、滴灌带等专项检查。共检查消防产品销售单位12家次、电动车经销单位56家次、儿童玩具及学生用品经销单位42家次、实验室5家次、室内装修店6家次、单翼迷宫式滴灌带厂家5家次。二是助力推进巴里坤健坤牧业有限公司申报“新疆品质”区域公共品牌认证活动,并取得“新疆品质”区域公共品牌产品认证证书。三是组织16家企业开展线上质量首席官的培训,进一步促进企业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企业首席质量官在质量安全、质量提升、质量创新、质量方法推广应用和质量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领导作用、智囊作用和纽带作用。
2.农业产品质量。一是种植业生产情况。巴里坤县2024年种植总面积36.35万亩,小麦亩产393.88公斤,较上年提高5.4%。二是畜牧业生产情况。全县牲畜存栏达到54.8万头只,期内出栏各类牲畜22.94万头只,其中商品畜有17.97万头只,商品率为78.3%;总产肉量为8974吨,产奶7894吨(其中牛奶7474吨),产蛋290吨。三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2024年完成定量检测287个样品,检测合格率100%;定性检测8936个样品,胶体金检测733个,检测合格率100%。
3.食品质量。一是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检查肉制品经营单位1156家次,其中烧烤店、火锅店、大排档、卤肉店及巴里坤特产零售店255家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4次,立案查处5起;检查养老机构4家、幸福大院11家、助餐点68家;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检查食品销售主体407家次、食品生产主体45家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5次。二是开展风险隐患排查、飞行检查及日常巡查。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633人次,现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4家,当场行政处罚30家,立案22起。三是做好重大活动保障。在巴里坤县70周年庆典期间,出动执法车辆21车次、执法人员56人次,检查食品经营单位317家次,查处过期食品案件5起,开展驻点保障,检测农产品45批次、餐饮具30批次。完成“6月3日,8月10日,10月8日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共出动执法人员28人次,完成快检64批次。四是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12场次,培训包保干部103人次。培训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食品安全负责人230人次、生产企业及食品小作坊37人次、工矿企业食品安全负责人43人次。在融媒体及零距离平台发布食品安全信息18篇、食品浪费典型案例3起、倡议书1篇。五是开展食品安全抽检活动。完成日常监督抽检262批次、不合格3批次,组织“你点我检”及“随机查餐厅”活动,共抽检20批次,合格率100%。六是为新开办的食品生产企业提供指导帮助,共指导办理小作坊登记证8个。
4.药械化质量。一是优化落实药械质量安全风险会商、研判、处置工作机制,召开风险会商会3次。二是按照“两品一械”安全隐患排查方案要求,对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环节进行覆盖式全范围检查。组织开展春节期间药械安全专项检查、药品网络销售集中治理、疫苗使用质量安全检查、精麻药品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药品经营企业及医疗机构共205家次,排查药品、医疗器械风险隐患52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7份,立案15起,结案14起,罚没款5.97万元。评价药品不良反应81例、化妆品不良反应9例。验收换证、新开办、变更地址的药品经营企业9家。三是深化部门协作配合常态化工作机制,开展联合检查5次、交叉检查3次。
(二)工程质量状况
5.建筑工程质量。一是加强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今年全县在建房屋建筑工程46项,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全县建筑工程未发生质量安全事故。房屋建筑工程共竣工验收18项,均一次性验收通过,合格率100%。2024年加强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受理备案手续15项,办理竣工验收备案15项,备案率100%。二是强化建筑市场综合整治工作。强化行业监督,加强建筑市场监管,认真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资质管理工作,严把市场准入关,规范建筑市场五方主体的市场行为,切实保障建设单位、建筑企业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新工程全部进行公开招标,工程招标率达到了100%。三是组织开展质量安全检查。做到每月开展一次全县范围内的质量安全检查,切实提高巡查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共下质量通知书34份,发现问题212个,已全部整改完毕,及时消除了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隐患。
6.水利工程质量。一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建大并小、规模化一批、规范化一批的供水保障要求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加速工业化进程需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拨付资金1.6782亿元,新建项目4件已完成建设内容,1个完成工程量的75%。二是稳步推进农业灌溉工作,巴里坤县累计农业供水10280.44万立方米,确保农作物得到充分灌溉。三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1-9月取水总量11576.6万立方米。督促建设单位编制完成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表)3个,通过批复3个。严格落实凿井审批管理制度,分批报送更新井12眼,已批复6眼。2024年度取水计划申请书审批8个。依法依规征收水资源费,收水资源费共计230.92万元。
7.交通工程质量。一是2024年实施农村项目12个,其中公路工程5个、养护工程1个、安防工程1个,其他工程5个。对实施项目的3项实体质量指标和主要原材料进行了抽检。本次对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设施3个单位工程进行检测,综合合格率为94.29%。各项工程中关键性指标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二是农村公路进行了全面的技术状况评定检测,总检测里程达1662.815公里,其中车辆自动检测441.882公里,人工检测1220.933公里(含村道305.881公里)。评定结果:路面POI评价中,“优”等路段占比32.07%,“良”等路段占比59.07%,整体路况良好;村道MQI评价中,“优”等路段占比45.74%,“良”等路段占比52.70%,同样显示出较高的路面质量水平。
(三)服务质量状况
8.旅游服务质量。一是制作带语音讲解的手绘地图1万份,在景区、酒店、游客集散中心为游客免费发放。重新梳理规范巴里坤各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的解说词。拍摄高家湖、巴里坤湖、古城景区等点位的旅游宣传片5条。规范高家湖景区、巴里坤湖景区骑乘经营活动,制定《巴里坤县骑马(乘驼)旅游经营活动管理制度》,实行统一定价,制作价格公示牌、安全提示牌进行悬挂,强化骑乘服务质量。策划、选拔10名景区讲解员,充实巴里坤讲解员队伍。二是举办乡村旅游培训。2024年5月7日-5月9日,选派5名讲解员参加哈密市文化旅游讲解员培训班;2024年6月24日—2024年6月28日,在石人子乡、海子沿乡、花园乡等地开展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培训,参与人数达150余人。三是健全旅游市场信用体系,畅通旅游投诉渠道,与10家签订了《巴里坤县文旅系统信用承诺书》。健全巴里坤旅游投诉机制,旅游旺季期间,加大对旅游投诉渠道的宣传力度,在A级景区、星级饭店、等级民宿、星级农家乐明显位置张贴投诉电话,明确旅游投诉机构。截至9月,共计接收到投诉33起,均已处理完毕。
三、存在问题
(一)质量工作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质量强县各成员单位“大质量”意识需要进一步深化,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协调配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进一步探索健全联合执法机制,推动“大质量、大监管”建设。
(二)质量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缺乏智能、高效、科学的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人员交流轮岗多,培训不及时,致使质量监管人员总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加强。
四、对策措施
(一)凝聚合力推动社会质量共治。通过开展质量分析、质量提升和各部门联合执法等多种手段,让各部门进一步重视质量,将高质量发展上升到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战略高度,及时召开质量强县工作研讨会、联席会,探索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形成质量工作合力。
(二)发挥作用推动社会质量意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及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建立质量安全社会监督机制,鼓励群众投诉举报;大力支持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工作,引导行业诚信自律,积极推进质量诚信体制建设,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加强舆论引导和质量宣传,广大群众和社会媒体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举报,切实提升社会作用和质量意识。
巴里坤县质量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巴里坤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代章)
2024年10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