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民族风情园
巴里坤古城以北的这些星星点点的白色毡房便是哈萨克民族风情园了,大草原上牛羊肥硕,牧草丰美,空气清新,绿草如茵,是一处夏季避暑休闲的好去处。哈萨克民族风情园建于2004年,先后投资千万元完善了道路、木栈道、后堂、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形成了一个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园区。每年绿草如茵,野花竟放的季节,牧民纷至沓来,游牧湖畔,羊群像飘动着的朵朵浮云,点缀在绿茵上的毡房,炊烟袅绕,奶茶飘香。 在哈萨克风情园,你不仅可以品尝到花样繁多的哈萨克美食,还能欣赏到精彩的哈萨克族歌舞表演,并可以体验刺绣和制作奶制品的乐趣,过足草原游牧生活的瘾。
《狼灾记》尖山子影视基地
巴里坤辽阔的草原,雄伟的天山,使大家更能体会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边关景象。
影片《狼灾记》是由著名导演田壮壮根据日本作家井上靖的同名小说拍摄的电影,作为影片《狼灾记》的主要拍摄基地之一的尖山子影视基地位于海子沿乡尖山子南侧4公里处,随着电影《狼灾记》的成功上映,尖山子影视基地成为一处以影视剧外景地而闻名的旅游之地。
杨拯陆纪念雕塑
杨拯陆,女,1936年3月出生,陕西省蒲城县人,1954年4月14日入党,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第六个女儿。1955年6月由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参加新疆石油地质勘探事业。
1958年9月,杨拯陆时任新疆石油局地质调查处106地质勘探队队长,带领勘探队在三塘湖盆地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时,在暴风雪中不幸牺牲,当人们找到她的遗体时,发现她俯卧在一道冰封雪盖的斜坡上,两臂前伸,十指深深地插在泥土里。在她的怀里,揣着一张新绘的地质图。
杨拯陆同志牺牲时年仅22岁,自治区有关部门批准杨拯陆为革命烈士。石油管理局党委追授杨拯陆“党的好女儿,坚强不屈的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人们把她勘探过的地质结构命名叫“拯陆背斜(地质术语)”。2008年11月28日,吐哈油田在三塘湖采油厂联合站前树起杨拯陆烈士纪念雕塑,成为集团公司的“企业精神教育基地”。2011年,被哈密地区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杨拯陆的一生是勇敢的一生,顽强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她把生命献给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青春之歌。